說明 :
轟動二部曲之鬥力演唱會 (硬體搭台架設)
每一個年代都會有屬於那個年代的娛樂與當時社會流行的歌曲。
布袋戲是台灣很具代表性的傳統藝術,民國59年台灣電視公司製作,由布袋戲大師黃俊雄演出的「雲洲大儒俠」,共播出五百八十三集,創下了傳統戲劇在台灣電視演出的輝煌紀錄,「看黃俊雄布袋戲」成為當年的「全民運動」,其觀眾跨越了城鄉、族群、性別、年齡及社會階層的界限,對社會、教育及戲劇的影響甚大。布袋戲對白是運用四書五經、詩詞典賦、 俚語、謎語、對聨與勸世格言,出口需壓韻對仗,呈現台語文的美感,布袋戲將傳統詩文以其優美的口白,傳達給觀眾,使布袋戲不只止是提供娛樂還兼具古典台語文的文學教育與社會教育的功能,每到播出時間,就造成全台轟動,使許多人放下手邊工作,守在電視機前,收看雲州大儒俠。
戲中配樂涵蓋的曲風廣泛,有世界名曲、西洋曲、東洋曲、台灣歌謠、傳統戲曲、南管、北管等等,也使得布袋戲中的台語歌曲(冷霜子) 、〈風雨斷腸人〉、〈命運青紅燈〉、〈醉彌勒〉、〈苦海女神龍〉(粉紅色的腰帶)(廣東花)(孤單老人)(恨世生)(黑玫瑰)等等歌曲,風靡全台。
這些傳唱於台灣社會的經典布袋戲歌曲不僅為戲偶增添靈魂生命,增強娛樂性,並且部分的顯現了現實生活和人性,呼應時代下民眾的心聲,使得布袋戲歌曲嚴然成為當時的流行歌曲,豐富著我們的精神生活,至今仍深植在許多台灣人的心中,成為美好回憶。